文章

发布于:2018-11-02 16:16

【名师观点】李武:社会化阅读动机与传统阅读动机有何不同:基于青少年群体的问卷调查


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社会化阅读日益成为备受用户青睐的阅读方式。不同于基于个人“私密的”和“孤独的”阅读体验,社会化阅读“允许读者与他人共同开启一段既现实又充满想象力的旅程”,注重在阅读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和分享。作一种新型的数字阅读形态,社会化阅读的发展对文本的消费乃至生产实践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

本研究以上海市初高中为调查对象,以微信阅读为研究案例,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索社会化阅读动机,包括具体的动机维度以及这些维度对其行为的预测作用。在抽样方面,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将上海区分为浦西城区、浦西郊区和浦东新区,然后再选择三个区代表浦西城区,两个区代表浦西郊区,并选择浦东内环内和内环外区域分别代表浦东的城区和郊区,接着在选定的区中各选择两所中学,最后在14所中学进一步选择样本,共获取有效样本1039分。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本研究表明:

(1)青少年开展社会化阅读的动机与传统阅读动机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别。有些维度在两种不同的情景下具有相同的意涵(如信息获取、消磨时间等),有些维度则更为丰富和独特(如社会交往和他人认同)。其中,用户开展社会化阅读的“社交动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对现实社交的促进作用”,而且囊括社会化阅读特有的“基于虚拟阅读社区本身的社交”。

(2)不同于内在动机是促进用户传统阅读的主要动机,社会化阅读的两种行为要素是由不同的动机所驱动的。自我发展和消磨时间同时显著正向作用于社会化阅读行为中的阅读要素和社交要素。除此之外,信息获取和兴趣爱好只对阅读要素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社会交往和他人认同只对社交要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不仅验证了阅读动机的多维性特征,而且将其扩展至社会化阅读情景中,所开发的社会化阅读动机测量量表也为后续他人开展研究提供了基础。从实践角度来看,促进青少年阅读是社会的重点工作内容,本研究结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dolescents' social reading motivation behaviour and their relationship.pdf

    本文发表于The Electronic Library (SSCI)


名师简介:

李武,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硕士,传播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出版阅读和用户在线行为。研究成果曾发表于《The Future of the Academic Journal》、《New Media and Chinese Society》、《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学科权威期刊)、《出版科学》和《国际新闻界》等图书或期刊。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编辑出版学优秀论文奖、上海市信息资源管理青年杰出成果奖、上海交通大学东森科研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