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价
《色彩》是一门颇具特色的课程,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秉承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学理念,坚持将各类设计中共通的基本元素及其组织问题作为中心来进行研究与教学,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工业设计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均从中受益,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形式上,该课程一贯坚持工科、文科学生同等授课;课程和实践相互交融,从而最大限度地突破了一般基础课的局限,使学生能感知及领会该课程所带来的审美修养上的愉悦,并获得在实践中的创作动能。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门精心施教、特色明显、不断创新、值得推广的精品课程。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吴国兴
长期从事设计教学的实践,使我对于基础课程建设一向非常重视,在这些基础课程中间,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是其他的课程所不可替代的。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实施教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实施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它,真正地消化它。该课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教学特色。该课程能够在训练的内容上作精心设计,使课程练习既适应于视觉造型能力的提高,也有益于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甚至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商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体现了基础课程的实验性和多样适应性。从学生完成的课程作业来看,其教学是成功的,是值得在相关的专业中推广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朱小明
我认为该课程的特色体现在几方面:
一.互动性:我认为他们在设计基础课程中非常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意识,观摩他们的课程讲评绝对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二.实践性: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他们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亲自创作的作品中,去领悟形式法则和美学法则。
相信如果得到精品课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并能把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经验带给更多的兄弟院校。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