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和科研
头像
葛 岩
新闻与传播系特聘教授
邮箱:yge@sjtu.edu.cn

学习经历

         1978-1982 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学士

         1982-1985,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历史与理论系,美术理论硕士

         1987-1989,Department of Histories of Art &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aster in Art Archeology

         1995-1997,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aster in Information Science

         1993-1997, Department of Histories of Art &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h.D in Art Archeology

 

主要工作经历

         2006-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2003 – 2005  深圳大学,副教授

         1999-2002  Jupiter Media Metrix Inc., Engineer

         1998 – 1999  Boston College,Adjunct Lecturer

         1993 – 1996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Assistant Curator

         1990 – 1993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Assistant Curator

         1985 – 1987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兴趣

传播心理与行为、社会认知与决策


研究领域与主要发现

 研究领域涉及艺术、考古、媒体制度、传播行为和法律研究等多个领域。近十年来,主要兴趣在于利用实验方法,在行为,心理和神经层面测量,解释社会判断,选择和行为的过程与机制。代表性发现包括:

 1、实验传播学: 在跨文化传播中,Dragon能否表示龙?

 葛岩与秦裕林合作,针对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Dragon能否表示龙:对民族文化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实验性研究》(葛岩,秦裕林,2008)。由于dragon在西方古代文明中被视为邪恶动物,能否使用dragon来表示象征中华文化的龙是多年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使用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和网帖内容分析方法,葛岩和秦裕林观察了中美两国被试对于龙和dragon的特征认知与态度评价,以及这种认知与态度在不同情境的变化。研究发现:(1)虽然比之于中国被试对“龙”的特征认知,在控制实验条件下,美国被试对dragon的特征认知更为负面,但两国被试对两种神话动物的态度评价无显著差别;(2)在涉及民族认同、群体冲突的情境,被试对民族象征物的评价向有利于本民族或群体方向转变。“象征符号本身的特征不是问题的关键, 它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在怎样的环境中执行其象征功能才真正重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使用dragon表示龙不会对中国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实验回答了是否可使用dragon来表示龙的争论。2010年、2012年,分别获上海市和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

2、实验社会学: 在哪些时候,我们更可能宅心仁厚?

葛岩与秦裕林合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实验社会学论文《善行的边界:社会和市场规范冲突中的公益选择》(2012)。社会心理学文献显示,不同社会情境会启动个体不同的行为规范,在社会规范下行为趋于合作、利他,在市场规范下,行为趋于自利。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方法,观察了不同规范,成本和决策场合对公益意愿的交互影响。

blob.png

《善行的边界》

来源:葛岩、秦裕林, 《中国社会科学》,2012/8

 研究发现:(1)若不考虑场合和成本,启动社会规范带来更高的公益意愿;(2)成本和场合对公益意愿的影响均有调节作用;(3)与规范相比,成本对公益意愿具有更强影响,规范影响随成本变化而变化;(4)与规范类似,场合对意愿的影响也随成本变化而变化。具体言之,低成本条件下,在高社会化场合,无论启动社会规范或市场规范,被试公益意愿最高;在低社会化场合,无论启动社会规范或市场规范,被试公益意愿次高。在高成本条件下,无论在高或低社会化场合,被试在启动社会规范时公益意愿次低,在启动市场规范时公益意愿最低(图2-6)。研究还发现,在对行为规范与公益意愿之关系的回归模型中,引入成本和场合作调节变量可显著提高预测精度,极大地降低了误差平方和。

 过往研究不乏对行为规范,成本与决策场合对利他选择的影响的讨论,但对它们交互作用的探讨十分少见。研究发现校正了对于规范与利他选择关系过于乐观的看法,揭示出规范影响利他选择的复杂性。本研究设计和结果阐释借鉴了进化研究、行为经济学、遗传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知识的前沿性和跨学科特点。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建构有效合理的制度机制,鼓励公众做出利他的公益选择,是严峻现实问题。研究发现,公益成本的控制在公益选择中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善用社会规范,对于保持高成本下的公益意愿可能起到积极作用。2014年,本研究获上海市科研成果奖。

3、实验美学:  母鸡的长相会不会影响对鸡蛋滋味的感觉?

 葛岩与秦裕林、姚君喜、陈侠和何俊涛合作,在《文艺研究》发表实验美学论文《母鸡的长相是否重要:艺术家不良品性信息传播对作品评价的影响》(2013)。研究聚焦在中西文艺理论史上争论不休的传统问题: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道德品行究竟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古代,既有相信“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的“等同论”,也有主张“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的“不等论”。“等同论”者相信,艺术家品行会影响作品的道德内涵,并决定作品的艺术质量;“不等论”者主张,作者的道德品行与作品的道德内涵无必然联系,不该从人品出发去评价艺品。采用实验方法,葛岩等人观察了艺术家品行信息对被试作品评价的影响,并试图确定造成“等同论”或“不等论”立场的心理机制。实验显示:(1)在无品行信息的条件下,被试无法从作品中辨识出作者的不良品行;(2)当不良品行信息出现,作品评价趋向负面;(3)在评价艺术作品之外另有其他动机并高度卷入评价过程时,不良品行信息对作品评价的负面影响增大。(4)在仅有评价艺术作品动机并低度卷入评价过程时,不良品行信息对作品评价的负面影响降低乃至消失。发现表明,虽然艺术家的不良品行与作品质量并无可辨识的联系,但不良品行信息仍会带来相对负面的作品评价。然而,评价者的动机-心理卷入程度会放大或降低品行信息对作品评价的影响,是区分“等同论”或“不等论”的重要心理机制。

blob.png

《母鸡的长相是否重要》

来源:葛岩、秦裕林、姚君喜、陈侠、何俊涛,《文艺研究》,2013/9

本研究使用实验手段回答了传统艺术理论问题,揭示了造成“文如其人”和“人文两途”两种判断的心理机制,为历史争论提供了新颖的解答。如何评价道德品行与专业能力的关系是一个超出艺术理论范围,广泛存在于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等领域的问题,研究问题因此具有普遍性。在对实验发现的阐释和讨论中,大量借鉴了进化研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美学、伦理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研究具有知识的前沿性和跨学科性。2014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实验传播学:谁主寰球凉热?

 全球温暖化被视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流观点认为,温暖化是现代工业对环境破坏带来的结果。然而科学家中也有人相信,温暖化是大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行为并无必然联系。究竟孰是孰非? 如同转基因食品究竟有没有危害,高级护肤品有没有作用,中国房市泡沫何时将破裂,美国经济哪天会复苏一样,全球温暖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判断这类问题时,或因信息不完备,或因信息体量巨大难以处理,公众很难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葛岩与陆捷,秦裕林,何俊涛合作,在《现代传播》发表实验报告《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2014)。实验操纵了有关全球温暖化成因信息(人为因素导致温暖化 vs. 温暖化为自然周期变化),观察了这些信息与个体内在控制感,对温暖化成因和解决前景判断产生的交互影响。实验发现:(1)温暖化成因的外部信息会影响被试归因,但对前景判断影响不显著;(2)个体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均有显著影响;(3)比之外部信息,内在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有更强的影响力。研究支持传播效果研究从强调外部信息到重视受众心理特征的转向,并为理解对全球温暖化一类复杂问题的判断机制,提供了经验化解释和传播策略。

5、实验法学: 法官也是人,累了会出错

 葛岩与李学尧、秦裕林、何俊涛合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实验法学论文《认知流畅度对司法裁判的影响》(2014)。使用实验方法,以在校学生和在职法官为被试,该研究通过操纵案件数量,字体大小,加重、行距,分段,速度竞争等因素,观察了认知流畅度和职业背景对判决(刑期)的影响。研究显示:(1)整体上,低流畅度带来更长刑期判决;(2)比之学生被试,法官被试对流畅度变化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3)在流畅度很低又有外部竞争激励调节的条件下,法官被试也会做出更为严厉的判决。

 

blob.png

《认知流畅度对司法裁判的影响》

                                                                                来源:李学尧、葛岩、何俊涛、秦裕林,《中国社会科学》,2014/5

 研究贡献有三个方面:(1)行为法学研究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流派,但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提供了认知法学研究的具体范例,具有角度和方法上的创新意义;(2)心理学文献显示,认知流畅度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或评价,高流畅度带来趋于正面的判断,低流畅度带来趋于负面的判断。本研究首次证明了流畅度效应在司法裁判中存在,采用在职法官为被试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3)在诉讼量剧增、绩效考核不断强化、法官超负荷工作的今天,研究提示须直面法官抵御认知偏差的能力并非无限的事实。当超过负荷的临界点,这种能力或遭瓦解,司法裁判可能变形。理解并找到这样认知能力的临界点,因此是管理者在编制法官员额、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时须加谨慎考虑的问题。

 

相关文献

1.动允直接知觉的共鸣原理,《心理科学》, 2016(2)

2.国家、地区媒体形象的数据挖掘: 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视角,《学术月刊》, 2015 (7)

3.为什么自愿守法,《法律与社会科学》,2015年 (1)

4.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现代传播》, 2014(4)

5.  认知流畅度对司法裁判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 2014(5)

6.  定价主体、产品类别、提价归因对价格公平判断的影响—对大学生被试的研究,《深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

7.   物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侵蚀效应,《心理学进展》,北京,2014(4)

8. 母鸡的长相是否重要:艺术家不良品行信息传播对作品评价的影响,《文艺研究》, 2013(9)

9.   法学研究与认知-行为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0.善行的边界:社会与市场规范冲突中的公益选择,《中国社会科学》, 2012(8)

11.网民评论对消费态度和意愿的影响:观察信息刺激,信源可信度与品牌经验的相互作用,《现代传播》,2010(10)

12.Dragon能否表示龙: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实验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2008(1)

13.美国教授为什么是终身制,《读书》, 2006(1)

14.舞台剧和鱼子酱:想到舞台剧的前景,《艺术评论》,2004(4)

15.在两条轨道上的博物馆:美国博物馆的经营定位和资金来源,《读书》, 2003(10)

16.Sanxingdui: A New Bronze Age Cultur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tiquity, 1989 (9)

17.You Raise Me Up:我的那些老师们, 共识网

18.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共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