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果40年:历程、反思与进路 | 上海交大-ICA“2022新媒体国际论坛”圆桌讨论成功举办
10月22日,十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的“2022新媒体国际论坛”。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禹卫华副教授召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郑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齐聚一堂,举办以“第三人效果40年:历程、反思与进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共同研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反思与研究进路。本次圆桌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宁主持。
会议伊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赵路平代读了香港浸会大学传理与影视学院教授罗文辉发来的手写贺词。罗文辉教授在贺词中回顾了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继续探讨第三人效果对行为的影响”。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上海交大举办有关第三人效果的研讨会,更祝贺禹卫华教授《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专著出版,希望未来会有更多有关第三人效果的研究与著作”。
本次圆桌论坛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第三人效果理论历程汇报。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学生张学婷、罗舒幻、徐佳悦对于第三人效果理论在2003-2022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汇报。其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学生陈钰、杜雨轩、王雨禾对于假定影响模式于2003-2022年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总结。两组汇报都从理论概述、英文文献综述、中文文献综述、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出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
第二部分为专家学者圆桌讨论。在圆桌论坛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郭良文针对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未来发展趋势发表看法。首先,郭良文教授认为未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除了态度和认知层面外,还要朝着“行为”方向转变,更多关注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具体行为。其次,研究者需要结合AI、AR等智能互动沉浸式技术,将理论研究放置到社交媒体与新兴媒体背景下进行影响探讨,并比较异同和影响。最后,未来的研究应朝着混合研究方向转变,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为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注入新血液。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系特聘教授张国良回顾了自己与禹卫华教授共同研究引介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学术经历,提出学术研究发展要注重学术人才的培养,从学术价值和社会需要出发,结合个人兴趣,教学相长,在互动切磋中不断提升。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曾秀芹肯定了假定影响在当前病毒式营销传播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借助更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发言最后,曾秀芹教授鼓励学者和同学们继续进行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生态。
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武楠回顾了在翻译《自我与他人——媒介、信息与第三人效果》过程中的感受,并分享了书中的核心内容和观点。她指出,对于传播学相关书籍的翻译和引进的工作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它们不仅有助于打破对理论论述的刻板印象,更有助于国内学者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和理论渊源。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赵路平分享了关于社交媒体情境下第三人效果变化的思考,并为之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她抛出了以下问题:社交媒体环境下,他人的反应是可见的,那么我们所观察到的他人的反应是否真实?这种反应是否经过了算法的筛选以及网络回音室效应的过滤?是否会导致第三人效果的强化或弱化,从而对线上和线下的行为产生影响?此外她指出,以上问题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可能产生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的第三人效果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素侠谈及自身对于理论研究方向的三点思考:首先,未来应继续关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后续行为研究。其次,第三人效果理论和其他效果理论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有待学界探索。最后,研究应使用第三人效果理论关照我国当下新闻传播实践,如第三人效果理论在互联网治理具体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黄阳坤通过回溯第三人效果理论提出者戴维森的教育经历和人生轨迹,以及同时期生物学和心理学相关研究,厘清了理论的产生历程。黄阳坤认为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是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的结果,是时代历史的环境和戴维森个人经历碰撞产生的结晶。
上海交通大学院新闻传播系助理教授张连珊指出,虚拟环境下社交语境的模糊化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强第三人效果在认知和行为层面的不确定性。她表示,未来会对“新媒体技术如何重构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与认知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禹卫华副教授对本次论坛的发言与讨论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目前我国传播学界第三人效果研究领域在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待提高,未来第三人效果理论可在本土化研究方面继续深化。“第三人效果已经走过了第一个40年,未来它应该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新的语境中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