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际传播学研究并在各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比如J.McCroskey、C.Lareson & M.Knapp的《人际传播引论》、M.E.Roloff的《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S.W.Littlejohn的《人类传播理论》等是那个时代的奠基之作。此后,意义理论、情景理论、社会期望理论、社会判断理论等逐步融入了人际传播理论,使之日益成熟丰富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加剧,人际传播学研究更加丰富多彩,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者为Kathleen Galvin(Northwestern University)、Julia T. Wood(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Elizabeth A. Sutert(University of Denver)、Robert E. Sander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Brant R. Burleson(Purdue University)、Leslie A. Baxter(University of Iowa)、Dawn O. Braithwaite(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Lincoln)、William A.Donnhu(University of Michigan)、Deborah A.Cai(University of Maryland)、Dineh Davis(University of Hawaii)等。
国内引进人际传播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涉及的院校是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中国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在传播学院或新闻学院将人际传播学作为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开设,并向其他学院和全校开设公选课程,比如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有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的王怡红研究员、北京大学的何姝教授、复旦大学的殷晓蓉教授、李双龙教授、胡春阳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教授、南京大学巢乃鹏教授、中山大学廖为建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刘洁教授等。2010年11月“中国人际传播学会”在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人际传播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更为学术界关注的领域。总体来说,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理论视野、角色构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于2005年起正式开设人际传播学课程,该课程不但在学院内作为本科生必修课开设,还在全校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至今已有7年历史。主讲教师薛可教授系传播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两站博士后研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日本文部省吉田秀雄基金会从事过21个月的研究,并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人际传播学教材,该教材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材奖。另一位主讲教授赵怡教授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人际传播研究。此外,其他授课教授均在人际传播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上海交通大学自从开设人际传播学课程以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每次教学评价均为优秀,选课需求供不应求,选课学生来自交大所有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的学生。课程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人际传播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配以各种案例分析,对于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课程教材:
《人际传播学》 薛可 余明阳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01课程参考书:
- Joseph A. DeVito,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12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 2011.01
- 《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第1版)莱斯莉·A·巴克斯特(Leslie A.Baxter), 唐·O·布雷思韦特(Dawn O.Braithwaite)著 殷晓蓉 , 赵高辉 , 刘蒙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2
- Richard West、Lynn H. Turner, Understand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king Choices in Changing Times, Enhanced Edition, S Wadsworth Publishing;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