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语言
案例1:蘑菇和雨伞
有一次,法国作家大仲马去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尝有名的德国蘑菇。可是服务员听不懂法语,而他又不会讲德语。大仲马灵机一动,拿来一张纸条在上面画了一个蘑菇图,然后交给了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马上飞奔出去。大仲马拈须微笑,心想总算让服务员明白自己意思了。谁知一刻钟后,服务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他一把雨伞。
点评:有效的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符号系统。人际沟通通常借助共享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等)。因此,双方必须使用能够共享的符号或对所使用的符号代表的意义由相同的理解。否则,沟通就难以进行,信息也就无法交流。
(张晓林、袁林:《沟通与礼仪》,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案例2:转移表扬和赞美
有一年“八一”节,贺龙参加了兴县的文艺晚会,一位“少年诗人”朗诵他的新作:“我要讲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南昌起义,这个英雄就是贺老总!”刚朗诵到这里,突然有人喊:“小鬼你这话不对头,南昌起义怎么只有一个英雄!”说话的正是贺老总。贺老总把他招呼到跟前,亲切地说:“小鬼,我告诉你,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周恩来副主席,还有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同志。那时我还不是共产党员呢?算什么英雄呢?不过你朗诵得极有感情,回去好好改改,改好再朗诵,下次我一定还来听。”
点评:当受到表扬和赞美,如果你感到在众人面前窘迫的话,你不妨想办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贺老总不让“少年诗人”歌颂自己,而是把歌颂的对象转向周恩来,刘伯承等人,充分表现了他谦虚,豁达,虚怀若谷的品质。
(张晓林、袁林:《沟通与礼仪》,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案例3:要积极主动反馈信息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出价5美元请他的朋友给一位老太太打电话,电话拨通后,男孩的朋友问道:“您需不需要割草工?”
老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有了割草工。”
男孩的朋友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老太太回答说:“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
男孩的朋友再说:“我会帮你把走道四周的草割齐。”
老太太回答说:“我请的那个割草工也已经做了,他做得很好。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了。”
男孩的朋友挂了电话,接着不解地问割草的男孩:“你不是就在老太太那儿割草打工的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割草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老太太对我工作的评价。”
点评:沟通中经常会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向你主动提供信息和帮助,你必须积极主动地向对方反馈信息或帮助其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勤于同上级领导沟通,主动接受反馈,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处境。 (张晓林、袁林:《沟通与礼仪》,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案例4:辅助语言的神效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的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的"台词"的内容,然而,他那动情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使人流下同情的泪水。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厅外大笑不止。原来,这位悲剧明星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席桌上的菜单。
点评:这则轶事说明在人际关系中说话声调本身的沟通作用。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充满敌意,是冷静还是激动,是诚恳还是虚假……都可以从他的声调节奏、停顿等表现出来。俗语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意图时,固然要听他"说什么",但更应该注意他"怎样说",即从他的声调高低、音量大小、抑扬顿挫及转折、停顿中领会其"言外之意",而这些就叫辅助语言。同时还有那些发出来的无固定意义的呻吟、叹息、叫喊、哭泣、咳嗽等所谓的"类语言"。这些对语言的表达起到"补充"和协助作用。如"你真聪明"这句话,若运用了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它能加强或改变词语本身的含义,既可以表示赞扬,也可以表示讥讽,全靠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正确使用辅助语言,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来源:http://www.hqmianshou.com/ms/web_news/html/2010-9/201009250219354127.html
案例5:把握时机,机智转换话题
一次曹操与刘备饮酒,曹操想试探一下刘备的野心。于是,在喝酒的时候曹操以手先指刘备,后指自己,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一晃,手里拿的筷子掉到了地上。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就从容地弯下腰把筷子捡起来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之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筷子)之故,轻轻掩饰过去了。曹操于是就没有怀疑刘备。刘备在惊慌落箸之后,机敏地利用雷声把谁是英雄的话题岔开,转移了曹操的注意力,才化险为夷。
点评:交谈中触及自己不愿谈及的话题时我们可以转换话题。
(庞晓东:《心理学是什么玩意儿:让你获悉心理学的所有奥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案例6:别让言语碰到他人最脆弱的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朱元璋雅兴顿失,当着后宫佳丽和众奴才的面揭自己的短处,让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将之痛打然后逐出宫外。
点评:这就是揭人之短的下场。“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但是总的来说,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赵军:《中国式人际关系》,外文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案例7:秀才买材
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
点评: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
来源:http://www.chinaacc.com/new/429/430/431/2007/8/wa6538841118287002184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