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越.连通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桥梁——以人人网为例的SNS社交网站分析[J].新闻传播,2011,(03):67-69.
摘要: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2]赵高辉.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际传播研究[J].新闻大学,2010,(02):152-156.
摘要:<正>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可能面临两种前景: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

[3]熊顺聪.乡村人际传播中的村干部形象[J].新闻界,2013,(04):30-34.
摘要:村干部是国家政权的代理人,也是农村社会的当家人,他们也是农村人际传播中的重要成员。本文以村干部的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他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网络,以及他们在农村人际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并借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经典传播过程模式,分析村干部人群的人际传播的具体过程,探索村干部在乡村人际传播中的不同角色。

[4]李丽娜.网络广告中的人际传播研究[J].新闻界,2013,(03):41-45.
摘要: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广告传播与网络广告传播中均有体现,而网络媒体则在受众"互动"、"参与"、"分享"上的特色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人际传播改变了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传播的大众传播模式相比,网络广告传播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嵌入与整合。本文从传播特征、传播路径、影响作用三个角度对网络广告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分析。

[5]张放.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03):52-60+111.
摘要:本文以实验方法探索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机制。实验以线索(强/弱)和图式(强/弱)为自变量,采用2×2析因设计,并以启动效应对图式的强弱程度加以控制,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探明两个自变量因素对网络人际印象形成产生的影响。120名被试分为4组参与了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图式对线索的效应并非简单的补偿,而是在印象形成的不同维度有不同作用。实验结果还提供了对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过程的描述,提出了网络印象形成双因素三段式模型。

[6]王静.想象的交往——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传播[J].新闻知识,2013,(06):12-14.
摘要:从以口语为媒介到以网络为媒介,从身体在场且身份在场到身体缺场且身份缺场,人际传播发展出一种新形式即想象的交往。在物质向度方面,想象的交往表现为交往主体的符号化,交往地域的无限性,交往形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内容的书面化。在社会向度方面,想象的交往显示出交往经验的中介化,交往体验的流动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重构性和脆弱性以及交往控制的弱化间接化。想象的交往是以虚拟方式存在的社会事实,并现实地影响着在场交往和在场秩序。

[7]陈杰.基于量化的梳理:1980年-2009年中国人际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04):8-9.
摘要:<正>研究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人际传播学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初创、基本形成和不断丰富的历程,①这个新兴学术领域

[8]叶颖颖.隐藏的传者——人际传播中的微表情符号分析[J].青年记者,2010,(05):10-11.
摘要:<正>2009年由FOX公司新推出的美剧《LietoMe》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它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谨慎的作风,把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实践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华盛顿邮报》之前也曾援引加拿大的最新科学研究称,科学家发现人类面部会透露出微表情,表情出现只有短短的1/5秒,一般用肉眼不易察觉,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感觉,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

[9]隋岩,李燕.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险[J].新闻大学,2012,(01):73-79.
摘要:不能机械地以人数多少来区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应当以传播过程中信源是否确定来判断。人际传播的信源是确定的,群体传播中大多信源不明。不确定的信源就会产生谣言、流言,带来风险,所以群体传播是风险性最高的传播形态。群体传播虽是谣言、流言的根源,但更可怕的是人际传播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谣言、流言从群体到人际的扩散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确定性使其由"黑户"摇身变为有"户口"的"合法人士"。新媒介本身并没有风险,也没有媒介技术决定论所宣称如此强大威力,它只是为谣言、流言在群体间和人际间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10]张婷.论先秦、两汉的诗歌对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08):207-208.
摘要:人际传播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不同传播关系的主体,以"三纲五常"、"慎言"为主要的行为规范,人际传播的内容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诗歌作为古代思想的一种传播形式,由内向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先秦、两汉的诗歌以其反映现实的传统,以各阶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为内容,极大的突破了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限制,并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

[11]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J].国际新闻界,2009,(03):123-128.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人际传播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并梳理出每种视角的代表性理论。本文认为,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视角有情境、能力、关系、过程、规则、功能、文化和心理八个方面的视角。这些研究视角对我国学者从事人际传播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传播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2]张垠洁.媒介发展与人际传播媒介变迁[J].新闻世界,2009,(09):77-78.
摘要:本文从媒介发展历程角度,梳理人际传播媒介的演进,探讨人际传播在各个媒体时代的地位及表现形式,为研究媒介提供一个新视角。

[13]唐雪莲,郭雯.“御宅族”大学生的人际传播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01):124-128.
摘要:大学校园中,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生活造就了众多的"宅男"、"宅女",他们躲在封闭的空间中,过分依赖网络交往的形式满足其人际沟通的需求,网络成为宅人类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而相对于现实中的面对面沟通,本文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对御宅族的人际传播发生变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4]张景珣.社会型网络社区对人际传播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12):137-138.
摘要:新兴网络交往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在对网络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同时,通过实名制等方式,促进了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融合。并利用网络社区的多样化形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型网络社区背景下人际传播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缺陷等,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启示。

[15]梁鹏.人际传播和大学生网络活动的关系[J].新闻世界,2011,(12):223-224.
摘要: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作为传播类型中互动性最强的人际传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作为大学生,更多人选择了"宅",其实就是宅在电脑前、手机旁。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这种独特的现象,并试图找出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

[16]谢越.谣言中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以“谣盐”事件实证研究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01):7-8.
摘要: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在发生灾难的同时谣言四起,人们把碘盐同碘片混为一谈,认为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核辐射。基于这种态度,我国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食盐抢购。此次谣言事件中"碘盐防辐射"这一信息始终围绕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条路线展开,这两种传播方式对谣言的传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17]隋岩,史忆,张丽萍.新闻发言人应善于发挥人际传播优势[J].新闻记者,2012,(04):95.
摘要:<正>新闻发布会是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信息交流方式,但它又不是纯粹的人际传播,而是受到大众传播规约的特殊的人际传播,终极目的仍是大众传播。在这种特殊的传播情境中,发言人深入理解发布会

[18]林秀梅.电视新闻人际传播的表现特色——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为例[J].新闻知识,2009,(06):29-31.
摘要:<正>电视是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它以多元素的图像和有声语言,带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和直观感,正是这个特性使其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传播魅力。近年来电视节目中大量出现形象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面对面交流的人际传播活动,这样的亲切感深受观众喜爱,因而容易调动起观众的热情并积极参与

[19]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 Solving Skills on Social Self-Efficacy.

[20]The Impacts of Ingratiation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f Hong Kong Youth.

[21]Effect of Humor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Mate Selection.

[22]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3]Shyness, Sociability, and The Role Of Media Synchronicity In 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4]Space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25]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Value in Globalizing Community.

[26]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 Solving In Preschool Trainees.

[27]Improv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Music.

[28]Communication during Interpersonal Arguing: Implications For Stress Symptoms.

[29]Interpersonal Conflict: a Substantial Factor to Organizational Failure.

[30]Effect of Friendship Motivation On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 Japanese Young Adults.

[31]Trust and respect as mediators of the other- and self-profitable trait effects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32]The Relative Effects of Competence and Likability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